【排球人生】到底為什麼打不進?如何讓攻擊更上層樓

上次跟老朋友打球時,有好幾次攻擊的機會,明明感覺起跳不錯,攻擊出手時卻總迎來一股違和感,接著就是看著球在白帶上旋轉,被擋了下來。為什麼包球都打不進?即使過網,球也總是直直往前飛,沒有要落進場內的意思?這篇就來自我檢討一番。

上次跟老朋友打球時,有好幾次攻擊的機會,明明感覺起跳不錯,攻擊出手時卻總迎來一股違和感,接著就是看著球在白帶上旋轉,被擋了下來。為什麼包球都打不進?即使過網,球也總是直直往前飛,沒有要落進場內的意思?這篇就來分析看看能如何改善攻擊技術。

為了瞭解自己到底哪裡做得不好,首先需要先認知「理想狀態」長什麼樣子。一個順暢良好的攻擊,包含了哪些部分?因為攻擊有分許多種,這篇就先著重在常見的左側開放式攻擊吧。

一個好的攻擊長什麼樣子?

綜合網路上的文章以及自己的經驗,一個攻擊的過程包含了下面這些部分:

  • 移動步伐(Approach)
  • 起跳(Take off)
  • 時機(Timing)
  • 揮臂(Arm Swing)與觸球(Ball Contact)
  • 落地(Landing)

那麼,就來一個個拆解吧。

移動步伐(Approach)

助跑其實是最關鍵的部分,影響了你能不能在這一球取到最適合的位置,讓身體得以發揮。一個好的助跑通常是從三米線後再一步的距離開始的。以右撇子為例子,通常分為三步:

  1. 取距離(左):目測來球方向,確定會在空中相遇的點,左腳朝該方向踏出一步,這一步可長可短,目的在於為接下來的加速預留空間
  2. 加速(右):右腳跨出大步,產生加速動能,將全身往前帶動
  3. 煞車(左):左腳踩出,將全身動能從向前衝煞住,轉化為準備向上的力量,伴隨雙膝微蹲的起跳預備,帶動全身往前上方跳

以前總是拘泥在「左、右、左」,而忽略了每一步背後的意義與目的,其實從目的性來看,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每一步想要達到什麼效果。不論你是哪一腳開始,都必定會經歷這三步。有些說法會在前面再加一步,變成:

  1. 取距離(右)
  2. 調整方向(左)
  3. 加速(右)
  4. 煞車(左)

其實核心觀念是一樣的。

這裡有個慢動作攻擊步的影片,我覺得滿清楚的,一起來看看吧。

移動步伐中包含著取距離與調整方向這兩部分,用意就是在找到最適合發揮的「與球之間的距離」,確保起跳時球在你的前上方。

起跳(Take off)

起跳包含了「向前」與「向上」兩個部分的動能,向前的衝力來自於攻擊步的加速,向上則來自煞車部分。我看過很多排球人在剛開始練習時,會把這兩段分開做,變成:

  1. 向前跑,煞車停止
  2. 向上跳

變成兩個不相干的動作了。

這樣除了浪費力氣之外,也因為動作暫停而無法串連起來,自然沒辦法傳遞到下一個動作。

至於如何增加起跳的高度,我目前還沒有特別研究過。

時機(Timing)

在攻擊步的過程中,也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點,就是如何讓自己在空中面對來球時,能精準掌握到出手的那個時機點。你跟球都是動態的,你需要在球的行進過程中攔截它,看看壁球、羽球、網球、匹克球這類截擊球的運動就知道了,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你有試過這些運動的空中擊球嗎?絕對比站在地上打還要困難許多,更遑論要能保證大多數時候都能在空中做到這件事。

助跑再快、取位再對、跳得再高,一但時機沒掌握好,那這顆球就是白搭,變成對方的嗆司還有得打,就怕自己先失誤。

最佳的攻擊時機是什麼時候呢?

當起跳到最高點時,會有一剎那的「滯空時間」,在這瞬間如果球剛好在你面前,會有一種靜止的體感,這時出手的時機點是最好的。如果你還在上升中,球就經過了,那代表太慢起跳;而如果你已經落下來了球還沒來,那就是太早跳了。

揮臂(Arm Swing)與觸球(Ball Contact)

參考文章:【排球人生】如何掌握包球的技術,想搓哪就搓哪?

就是俗稱的扣球啦。

掌握起跳時機後,如何保證能打出一顆好包球呢?首先要先習慣自己的射程範圍,以及把包球練成肌肉記憶。

關於揮臂與觸球,還有很多可以詳細整理的,例如核心發力、身體的扭轉、動能鏈、肩膀關節活動度、甩臂方向、手腕運用方式等等,之後再來整理吧。讓我們先把重點放在整體流程上。

落地(Landing)

扣完球後,最容易被忽略但卻也至關重要的一環,就是落地的時後需要用到的技巧。因為扣球時身體會扭轉,落地幾乎都是單腳,這腳需要承受重力加速度的衝擊,需要強大的肌力與平衡感才足以支撐,這些也都是需要練習的。

通常腳踝扭傷或十字韌帶斷裂,有高機率發生在落地不當。一但受傷,就會有很長時間無法運動,更甚者需要開刀,從此沒辦法運動還算幸運,若是影響到日常生活就得不償失了。

落地的技術是非常重要的。

自我檢討,哪些地方可以改善

生病要能治好,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能有「病識感」,也就是需要自我認知到哪裡有問題。想改善運動表現也是一樣的。

在瞭解了一個良好的攻擊的流程之後,回過頭來看看自己,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幾個大方向。當然,有諸多細節有待改善,但因為大方向都沒做好了,就先別提細節了。我的習慣是一個大項目修正之後,先繼續下一個大項目,等大項目修得差不多,小問題就會自動冒出來了,這時再逐個破解即可。

那麼就來自我檢討一下,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吧。

攻擊步起跳時機或取位不對

首先,我起跳的位置有時太接近球的下方,太容易全壘打,有時又離球太遠,導致打在白帶上。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太久沒打球,已經喪失了距離感,這就只能靠多打來找回了。另一部分的原因,或許是從以前累積而來的攻擊步伐就不太正確,我的攻擊步幾乎只有後兩步,幾乎等於是原地起跳,這也很需要改善。

包球旋轉不足以讓球下墜

再來可能是包球的手腕運用不足,掌心敲擊到球的部分太多,導致球旋轉不夠,卻滿滿往前飛的動能,下墜不足的情況下自然就飛出去了。

唉,這…大概只能靠訓練了。

擊球角度過平

這算是綜合上述兩點的問題,我很常打在球的平側,導致球太往前飛而不是向斜下方飛,出手時差那麼一點點,就會變成全壘打了。這有可能是因為起跳取位離球太近,或是沒用到手腕。

結語

總而言之,分析完一個完整的攻擊流程之後,自然而然就能看清自己在哪些面向做得不好,進而可以規劃訓練菜單來改善這些問題。以我目前的狀況而言,可運用的閒暇時間較少,而僅存的時間都分配給壁球的下肢訓練跟打球了,分配給排球的時間等同於沒有。

既然如此,也不能太強求。但是排球可是長存在我心中啊!

共勉之。

眼鏡王
眼鏡王

爺是眼鏡王,是個作家。

文章: 64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