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排球人生】打排球就是為了開心,但每個人開心的源頭不同
你喜歡打排球嗎?排球對你而言是怎樣的存在呢?對我來說,在學生時代,每天是能打就打;在當兵時,是每次休假一定要打;現在在工作了,是盡量每周都打。一旦沒有了排球,那日子是痛苦難耐、手癢萬分、空虛寂寞覺得冷,感覺像上癮一樣,一周不打排球就會渾身不對勁、手會發抖啊。
你喜歡打排球嗎?排球對你而言是怎樣的存在呢?對我來說,在學生時代,每天是能打就打;在當兵時,是每次休假一定要打;現在在工作了,是盡量每周都打。一旦沒有了排球,那日子是痛苦難耐、手癢萬分、空虛寂寞覺得冷,感覺像上癮一樣,一周不打排球就會渾身不對勁、手會發抖啊。
看到這標題,相信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「爺,不會啦!打排球那麼有趣,還交到一群損友,我怎麼可能後悔加入系隊咧?」,有這樣的想法,很棒,表示你很知足。但對我來說,還真有那麼一點後悔加入系隊。為什麼?且聽我娓娓道來(到底多老啊)…
嗨,又是爺。這次要來談談系隊隊長都很幹的一件事,那就是:說好 8 點開始練球,卻給我 8 點 10 分才到,而且還在吃早餐!
排球,看起來只有簡單重複的三個動作。 但是,深藏其中的某種吸引力,讓排球人對此魂牽夢縈、孜孜矻矻,不斷追求?今天就來說說我的看法。
不只排球,只要是運動的人,多少都受過傷。肌肉拉傷、扭傷、瘀青、韌帶撕裂斷裂、筋跑位、脫臼、紅腫熱痛、吃蘿蔔、骨折…這麼多種運動傷害,也難怪爸媽會擔心了。
當球飛上空中,你數著一、二三也順勢彈跳上去,胸膛展開,感受全身充分伸展…然後核心一個收緊,帶動胸大肌、肩膀、大手臂、小手臂、手腕甩出,手掌一瞬間貼合球的上方,賦予強力旋轉的動能,撕開球網上方的空間,猛力砸到地面!這,就是扣球(有點太鉅細靡遺了吧)!
是什麼,在你完美拉弓,準備把球釘在三米線上享受學妹崇拜的眼神時,一巴掌將你從夢中打醒?那當然就是是是--攔網!喔,攔網真的是個很討厭的東西,但在排球中,是非常必要的。
咻咻飛過的平快球,甩開攔網手,直接釘在四米上;以為要給大砲結果給了個背長,毫無防備的被打個正著;跟著快攻跳了球卻是給快攻背後的後排,又或是輕觸一下,優雅地落地得分。舉球,是將球傳給隊友的藝術,也是得分的關鍵。
一球發起來後,另一方必須將球接起(除非沒過網或發出界啦)(當然發出界有時候還是會有人接)(那就是你的粉絲!!),來準備進行攻擊。此時用到的就是接球的技術。接球有高手位,也有低手位。沒有哪一種最好,只有哪一種針對什麼球最適合。當然如果在野場,也是不難見到用腳接、用胸口接、用手肘接、側著接、躺著接、趴著接,或甚至沒人接啦。
發球可以說是一場比賽的開端。「排球的生命」就是從這裡開始的。一旦球拋了起來,並被發了出去,一球的生命就展開旅程。有時會早早就逝去,有時則能夠維持好幾分鐘。而這樣的長度帶來的則是精彩絕倫,令人不停大聲叫好的一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