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都用什麼心態在打 play?當舉球過來的時候,拚死打爆每一顆扣球?又或者是隨便接接,反正接了嗆司也會給別人?來看看如果 play 場上的球沒有傳給你,該如何調適心態吧。
孤身一人在外打 play
是的,我都是獨自在外打 play,因為這樣方便四處踩點。久而久之,我學會了享受體驗,體驗每個球場的習慣、文化、風氣、潛規則等,感受前去打球的排球人的品性、談吐、球友間的相處,透過這些人與人的交流,我能更多地瞭解排球的不同面貌。
但是,當自己到外打 play,很常遇到這樣的情況:在那種臨時成軍的隊伍裡,會有一些該球場的固定班底。認識的人彼此會互相給球,有時甚至是在玩的那種亂給(例如球明明順勢舉就可以給大砲位的你,卻硬要背舉一個很勉強的球給老三),而你,就只有接球的份。即使自己也並不是球球定三米的那種大砲,但至少都能打過而且不會亂打,時有強扣,接球也沒多噴,但球就是不會給你。
一但遇到這種情況,真的是要氣炸!
但能怎麼辦呢?擺個臭臉給他們看,反正球不給你,接了也沒用,就乾脆擺爛亂接,或放大絕直接離線、擇日再戰、封鎖這個場?排球的 play 並不是說想換個地方就那麼容易可以換的,有些場需要提早到達來搶前幾場 play,有些是需要提早報名,不可能說走就走。
我認爲愈是這種時候,愈是磨練自我心性的時刻。但並不是說只有忍耐一途,是有很多方法能夠改變這個情況的。但不論是哪種方法,首先都必須「沉住氣」。在眾多選擇之中,我最推薦的就是「轉念」。首先穩住自己的心情,再來穩定好自己的接球,認真對待每一個接球,展現平時的實力,每一次難得舉球給你的機會都好好處理,漸漸地你就會散發出一種氣場,讓人不知不覺對你產生信賴,舉給你的次數也就逐漸變多。相對的,如果你選擇放出負能量,球只會離你愈來愈遠。
當然,認真打球,並不是說要非常在意每一球的輸贏,或自己摸到球的機會高不高,畢竟這只是個 play 場啊!我覺得重點可以放在:
- 仔細觀察隊友、對手站位
- 琢磨自己的起跑步伐、時機、力道
- 把球打準,而不是用力催在網子上
- 不小心需要你修第二顆時,盡力給出一顆弧線漂亮、緩慢的二傳
- 接一傳時,盡量接出有點高度、落在不要太貼網的位置
重複不斷地一直把這些事鑽研到好,把握每一顆來球的機會,很快地,你就會比場上的人更享受每一球,而忘記沒有來球讓你扣這件事。本來嘛,場上的每一個動作、每個球種都算是排球的一部分,別把心思都集中在沒有出現的那部分上,放在享受出現的每一刻,如何?
當你認真對待這些時刻,逐漸地你的球質會變好,而球質好,旁人都會明顯感受到。當旁人發現你是個如此認真對待排球的人後,也許下次他們舉球,也會試著給你球了。
Play 場心態
就像一開始說的,我喜歡自己一個人到處報臨打,從前以室外為主,近幾年則以室內為主,主要是室內會限制人數,比較能夠確保打到球的量,也不會受天氣影響。
每到一個新的地方,或尚未熟悉這個球場的文化時,我會以觀察為主。
如果這個場實力比較強,我顧好自己都來不及了,先把球接好再說;如果這個場的球速比較慢,就比較行有餘力,除了在不同位置做好份內的事之外,還可以同時觀察誰是左撇子、誰是右撇子、誰會溝通、誰比較急、誰可以飛、誰謹慎打球…之類的,總之就是盡量去觀察&記住大家的特質,也會去詢問或揣摩隊友究竟喜歡打怎樣的球,或有什麼習慣(例如這球他站這麼過來是想怎麼接之類的),然後因應這個場的程度,來調整自己的行動。
當隊友真的做出如猜想般的動作(例如這球他真的噴了或是他真的攔直線),而自己也剛好做出 COMBO 般的動作,那種團隊合作般的默契會帶來莫大的成就感,是合體技啊!打完一兩輪之後,也差不多認識這個場的風氣,以及人的特質了。
在 play 場,我的習慣是不太會一直要球(主要是攻擊力不強XD),但如果球來就會打。大部分時候,我會以 support 的心態,讓場上的人能充分享受打 play 的樂趣。平均給球、給出好球質、盡量接球(雖然滿常噴掉的)、發球選點讓對手稍微移動去接球…等,總之就是讓隊友打起來覺得舒適、球能在空中持續得更久,以這樣的心態在打球。
我的排球程度就一介凡人,因此成為主角對我而言並不是重點,重點反而是成為整支臨時成軍的隊伍的潤滑劑,讓隊伍運作更順暢。我並不特別追求攻擊力的極限,而是讓身旁的兩位攻擊手能舒服地發揮、讓輪舉的人好舉球,重點在於讓大家打起球來舒服自在,然後自己有運動到,這就是一場很好的 play 了。
排球吸引我的正是人與人互動、去更了解他人、溝通交流而得來的互相理解啊。